立足战略大局,服务上海经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尽显“头雁”担当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31        [打印本页] [纠错]

自开埠以来,上海便一直走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业活动促使上海形成了中西交融的城市性格——中式的温润细腻和西式的开放自由在这座城市中并行不悖。对一座城市而言,“空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同时它也凝结着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着城市的性格。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极度推崇“讲故事的人”,认为讲故事的人承载了古老的经验与文化。“中国式好故事”的精髓就在于有意识地把握节奏,讲到精彩之处把故事的时间拉长变慢:人们不断从中寻找到自己所熟悉的昔日事物的影子,更是为了拥抱所热爱的生活,以及憧憬美好的未来。

这就极好地解释了《繁花》缘何在近期受到了如此高关注度的原因。上海始终以经济繁荣而闻名全国,长期而频繁的经济活动造就了整个城市务实而高效的性格,自然而然,在《繁花》中有大量的金融元素,其大量细节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例如,剧情中的“西康路101号(现静安体育馆)”,是主人公赚到第一桶金的地方,时光倒回至1984年11月,正是在这个地址,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代理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标志着上海金融业的迅速兴起。短短两年后的1986年,工商银行上海信托静安证券营业部在南京西路1806号正式开业,这是上海最早的证券交易场所,也标志着新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初见雏形……

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身上有太多太多“第一个”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在上海深耕的这数十年,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几乎参与了整个城市发展的所有重大经济事件,它已经完全融入上海的发展与变革,成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好故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大格局,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奋力书写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时代答卷。

开放的上海,开放的工行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支撑改革开放在东南沿海的“破冰”和“试水”,上海有力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主要提供稳定性基础和相应物质保障的功能。进入21世纪,上海连续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战略机遇,经济社会保持长期快速发展,持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

如今的上海在建设“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全市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成为上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新定位。

“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构成了贯穿上海改革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这是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定位,更是上海承担国家使命、推进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从未缺席过。

东海之滨。1990年4月,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早已规划好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项目,成为了浦东开发最早的标志性工程。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跟随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的步伐,牵头了银团贷款方式筹集东方明珠建设,这是中国第一笔本土银团贷款资助的重大建设项目。

黄浦江畔。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上海金融业的“头雁”,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同业中,首先在浦东新区马吉路28号设立了自贸区分行,开启了金融创新的探索之旅,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礼记·大学》中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论述。前后虽相隔超过20年,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一如既往把握住了历史发展大势,抓住了历史变革时机,紧紧抓住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有利契机,以金融改革为抓手,将试验区内各项金融改革政策进行成果转化,创下自贸区多个市场首单业务。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企业提供更加全球化的金融服务,秉持着创新、开放、合作的核心理念,深度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涵盖“结算、投资、融资、交易”等首批4大类45项自贸区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在贸易、仓储、运输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目前,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累计2.7万户,客户类型遍及保险、证券、财务公司、要素平台等金融领域,以及科技、制造、医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领域。各项产业协同和互补,为自贸区业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深入贯彻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部署,把支持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靠前发力、靶向发力、持续发力,并且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视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心怀国之大者,合四海之力,聚金融之能”的理念。

创新的上海,创新的工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上海这个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地方,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一直不遗余力地为上海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方案。

上海在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明确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不断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这一战略目标为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提供了广阔的服务空间,为了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该行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聚焦硬核科创企业,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了全周期、全方位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应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引入银行业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早在2018年,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又作为行业领先者,率先设立了总行级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在过去的时间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已为一大批“卡脖子”领域的硬核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其研发攻关、产业升级、行业并购、经营扩产等各产业节点和关键时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截至目前,该行科创企业贷款已突破1400亿元,同业排名第一;在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公布的《2023 上海硬核科技企业 TOP100 榜单》上,由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已占80%。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该行在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巨大贡献。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资源更加精准有效地滴灌到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在做好这篇“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同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大数据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构建了“预授信客户—授信客户—贷款客户”经营体系,大大扩展了客户服务范围。同时,通过不断挖掘数据要素信息,创新构建金融服务场景和适配产品,将金融支持深入民营小微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上,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稳站稳打,其在数字化转型上全面提速——以智慧化、场景化、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导向,打造出了一个“金融+泛金融”的场景生态服务网,为客户提供具有科技未来感、文化纵深感、服务温度感的金融服务体验。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南宋张栻《论语解·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今天,谋求“金融强国”的目标使命是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选择,也恰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提供了一个与上海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范式”。

温暖的上海,温暖的工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更是离不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创新。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更是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近年来,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力度不断加大,取得重要成效。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加大融资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度,民营企业才能有更强的信心、更充沛的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融资渠道需求不尽相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提出多种举措,力促畅通民营企业贷、债、股等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

清末学者金缨在《格言联璧》中写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上海,长期以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一直是广大民营企业坚定的支持者和同行者,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致力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上海民营经济共担使命、共同成长,持续提高新发放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不断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坚持在资金供给上突出“增”,在融资成本上突出“降”,在信贷结构上突出“优”,在服务模式上突出“新”,使工行金融服务直达民营企业,提振市场信心。该行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及“新赛道”“新动能”领域优质民营企业,提供每年2000亿元授信支持;并高度重视对民营小微、民营科创两大领域的支持,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近3万户,融资余额近700亿元;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民营贷款规模突破3300亿元。

为了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动让利,民营企业平均融资利率连续三年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基点以上,大幅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行业、不唯大小、只唯优劣”的经营原则,将信贷资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专精特新和乡村振兴领域,保证各类民营经济主体获得精准金融支持。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不断探索新金融服务模式,与广大民营企业一道,增信修睦、同舟共济,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持续做好利率优惠、产业链协同、普惠顾问、数字金融建设、专精特新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民营服务生态圈,把民企融资的“独木桥”改造成综合服务的“立交桥”。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金融如水,浇灌“实体之田”。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不断落实各项支持举措,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为民营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营造更好金融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通江达海,发展与变革

2023年10月30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度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对金融工作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金融改革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就规模而言,当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已达到450万亿元。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达到8%左右,这与金融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日出东方、万物升腾。“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话正是自扎根上海发展以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立足国情市情,努力把握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上海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

在新时代的征程里,上海不断开启新的跨越,承担着深化“五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落实落地,加快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国家战略使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亦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紧随上海的发展步伐,依托上海自贸区、浦东开发等国家战略,持续为上海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并全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在蹚新路、开新局中体现“头雁”担当。

在战略布局上,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发挥集团优势,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重大战略,第一时间制定出台《行动方案》,设立总行级“三大业务中心”,及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新片区乃至浦东新区的机构改革,提升机构经营能级,加大战略性资源投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庄子》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工商银行的发展故事,浩如烟海,斗转星移、百舸争流。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领军者,工行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出大行担当的风范;上海市分行则在黄浦江畔见证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以自己的独家视角参与和讲述了上海的故事,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一边脚踏实地,一边仰望星空。上海这种务实与浪漫同在的反差感,正是其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新时代,新使命。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展望未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繁花盛开,一路芬芳。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