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华瑞银行:五年磨剑 数字化普惠初见成效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0-08-11       [打印本页][纠错]

记者报道 作为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上海华瑞银行五年前正式开业。五年来,该行不忘服务普惠初心,潜心摸索创新服务普惠的新方法:以小微企业为中心、以数字化为驱动、以“产业场景+金融科技”为基础,走出了一条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发展普惠金融之路。

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华瑞银行的民营企业贷款户数占比达到96.11%,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5.25%;普惠小微贷款户数占70.21%,贷款余额占17.10%,服务民营经济和普惠小微的特色鲜明。今年,该行普惠金融客户数更是迎来跨越式增长。

匠心打磨普惠金融产品

民营银行的改革试点初衷是把服务实体、服务民营、服务小微作为核心目标,在华瑞银行就是要聚焦普惠金融服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坚持聚焦智慧供应链金融、科创投贷联动和数字零售金融等三大主攻方向。”在上海华瑞银行董事长侯福宁看来,相对而言,服务普惠的方向和能力决定了银行的未来,虽然近两年牺牲了部分短期财务回报,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数字化转型和结构优化还是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截至6月底,数字化战略业务余额近100亿元,比年初增长41.4%,数字化成效显现。”

该行智慧供应链业务是服务小微普惠的抓手,解决方案的核心是以“链条信用”补足“个体信用的短板”,通过运用电子银行、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供应链闭环,有效提高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审核效率,大幅降低人工操作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风控水平,大幅降低小微企业的金融准入门槛,提高了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目前,华瑞银行已在建材、跨境电商等领域形成了有特色的产品体系,至2020年6月末,累计放款近200亿元,笔均放款金额为38万元,户均融资余额约270万元,客户中99%为民营企业,79.65%为小微企业。

华瑞银行的科创金融业务则是以科技创新类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运用投贷联动模式,帮助企业获得授信,促进企业成长。经过数年的摸索,该行已形成了完善的投贷联动“六专”机制,累计推进科创项目950余户,累计向115户放款,放款金额达177亿元,超过80%的企业在授信后获得后续股权融资,不少企业估值成长显著,部分企业开启了上市之路。此外,华瑞银行积极探索基于科创生态的小微企业纯线上服务模式,实现了全程线上操作的“无接触贷款”,产品申请及操作便捷、额度灵活、随借随还,为广大难以通过线下渠道获得融资的电商群体提供了普惠信贷服务。截至2020年6月末,“无接触贷款”已累计发放20.62亿元,笔均金额为40万元,在贷户户均余额为120万元。

在零售业务方面,华瑞银行运用数字化能力实现金融赋能和创新驱动的资产业务策略,聚焦航旅场景消费模式创新,推出针对航旅场景的个人消费信贷金融服务——“航旅贷”。同时,该行通过“天舰”、“护航”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风控技术手段有效防范欺诈风险,提升服务效率。截至2020年6月末,其线上零售贷款在贷余额约60亿元,线上零售贷款占比约30%,线上负债占比约45%。线上零售客户较年初增长了339%。

金融科技助推数字化银行发展

遵循金融科技“开放、连接和共享”的思维,上海华瑞银行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知识图谱等金融科技从解决实际场景需要的维度开展数字化银行模式的探索。一方面,该行稳步实现云平台敏态系统架构。该行正在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金融科技系统架构体系,快速建设云平台,云下稳态和云上敏态架构下虚拟服务器分别达到3120套和611套,完成了双态架构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该行加大金融科技在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场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助力下,该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流程和产品,构建以线上为主、多渠道融合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仅今年上半年就获得了11项知识产权认证。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供应链融资服务”被纳入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创新应用名单。

近年来,华瑞银行推出的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好评不断,智慧供应链产品“瑞e订”及创新案例先后荣获“2019年金融服务民营及中小企业优秀案例奖”、“2019年十佳供应链金融创新奖”以及“上海金融创新成果二等奖”;电商平台账户管家系统获得“2018年度上海银行业创新奖”;“科创微单元融资体系”荣获“上海金融创新成果三等奖”;该行《“互联网+”时代的智慧银行建设模式》荣获2016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也是一等奖获奖者中唯一一家民营银行。

上海金融门户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其信息来源注明“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其版权属于“上海金融”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上海金融网站”。

2.凡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及其子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