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 深耕试验田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20        [打印本页] [纠错]

今年年初,《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的重点产业15%企业所得税政策正式落地。有两家政策惠及的临港企业,仅2020年第四季度就享受了合计7610万元的税额减免。

事实上,上海已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但其资质认定门槛不低,包含成立年限、工作成果等条件,新成立的市场主体很难申请。临港新片区瞄准这些有潜力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在他们最需要扶持的起步期助推了一把。申报成功的企业,都通过了专家评审等环节,相当于获得对企业能力的有力背书。

新片区先行先试的这一优惠政策有望在浦东更多地区推广。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在总结临港新片区实施经验基础上,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不只这一项政策——“试验田”里的测试,收获一定成效后,都具备推广实施的价值。根据《意见》,临港新片区要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相关成果具备条件后率先在浦东全域推广实施;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在浦东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定区域适用。

这也为临港新片区下一步的发展把脉点穴,指明了方向。“临港新片区的英文名不是Lingang New Area,而是Lingang Special Area。这说明新片区不是自贸区空间的简单扩大和现有政策的简单平移,而是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在制度创新、政策落地等方面快速推进。国务院《总体方案》分解出的78项任务,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走流程的已经有72项。目前,新片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和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的要求,正和国家部委一起研究新片区总体方案任务中的‘2.0版本’。”

在政策和制度创新引领下,新片区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方面,新片区签约项目已达752个,涉及投资额超过4300亿元。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海洋创新园等五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成功申报,开放型前沿产业集群初步构建。增强全球金融资金资源配置功能方面,已有123家金融机构落地新片区,已注册签约基金规模超2614亿元。全球航运贸易资源配置功能方面,今年以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新设企业128户,同比增长327%,实现内资企业注册资本37.27亿元,同比增长1317%。

制度创新是发展的“生命线”,而《意见》为临港新片区指出了制度创新探索攻关的方向。根据《意见》,浦东要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在该领域要当仁不让地先行先试。

不久前,临港新片区发布《新型国际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离岸贸易的结算、税收等方面创新制度。临港离岸贸易与国际金融服务平台也同步上线运行。平台涵盖离岸贸易各环节的服务和功能,应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方、服务方、运营方的三方连接,为监管方提供数据支持,降低不确定性,提升审核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互信。以此为基础,银行更愿意探索突破性的金融支持。

“我们要抓住建设‘引领区’的历史机遇,打好‘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两张王牌。”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南汇新城镇党委书记吴晓华说,“在全球资源配置、高端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策源、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建设上,强化改革系统集成、突出制度创新引领,为浦东加快‘引领区’建设作出贡献。”

临港新片区,上海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