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自贸试验区11个金融创新案例基本情况

信息来源:上海市金融办       发布时间:2015-11-16       

类别

案例名称

主要内容

突破点

应用价值

分账核算单元建设

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金融服务

申能财务、电气财务作为全国首批入驻自贸试验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创新试点,通过人民银行分账核算单元验收,并成功办理境外融资,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申能财务以FTU账户集中收付方式为集团内企业办理经常项下贸易往来业务,并计入分账核算系统内企业贸易融资,替换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营运成本。

一是丰富了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类型,财务公司通过“账户映射”方式,建设区别于商业银行的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并同步建立流动性管理、跨境资金风险管理、反洗钱和内控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分账核算单元制度框架,形成非银行金融机构分账核算单元的创新模式;
二是通过分账核算单元境外融资与经常项下集中收付平台组合,实现境外低成本资金在境内外综合运用,服务境内实体经济,形成合规利用境外融资的创新模式。
*
账户映射是指:财务公司内部结算账户与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存在映射的关系,账户余额和资金明细均能一一对应。

一是形成了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的建设模式,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分账核算单元提供借鉴;
二是通过财务公司分账核算单元搭建连通境内外资金市场的通道,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为集团内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三是丰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账核算单元功能,可提供跨境借款、集中收付、结算、投融资、汇兑等综合金融服务,使企业集团跨境资金集中和结算集中管理平台功能不断完善。

分账核算单元建设

境外发行大额同业存单补充分账核算单元流动性

中国银行通过其香港分行发行大额同业存单(CD),面向包括境外金融机构在内的众多境外市场投资者,募集离岸人民币资金超过40亿元,拆放给中行自贸试验区分行,补充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流动性。

通过海外分支机构发行大额CD,丰富了银行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项下流动性补充的渠道。

拓宽了金融机构补充分账核算单元流动性的渠道,有利于发挥分账核算单元的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分账核算单元建设

商业银行分账核算单元境外融资业务

本市某企业集团拟进行多笔境外项目的收购,但其境外企业的资产较少,直接融资能力较弱。建行上海市分行通过FTU分账核算业务从建行海外分行融入7500万英镑,为该企业集团下属自贸试验区企业发放FTE外币贷款,实现该企业集团境外业务拓展的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和企业运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境外融资政策,通过FTU分账核算业务从境外融资发放FTE贷款模式,将企业境外融资需求的实现从境外端移至境内端

扩大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支持企业海外业务发展。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跨境融资服务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融资服务:一是内存内贷业务,为某境外客户FTN账户办理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方式为借款人在境内的关联公司存入的全额保证金存款;二是外存内贷业务,以一家香港企业FTN账户1亿港币保证金存款作为质押担保,向境内某企业发放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一是简化融资流程,降低融资成本。该业务无需开立融资性保函,免去担保费支出;
二是简化对外担保登记手续。在签订担保合同及办理担保履约时,担保人、债务人无需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或备案;
三是贷款币种灵活,可满足企业选择低利率负债币种的需求。

一是业务风险低。以全额保证金作为贷款担保,且贷款银行可自主办理担保履约的结算手续,以境内担保人的保证金偿付境外借款人的FTN账户欠款,风险可控;
二是手续简便,有利于促进金融服务出口,提升银行对非居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支持企业“走出去”。

金融衍生品交易

分账核算单元外汇自营掉期

农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从境外银行同业拆入多笔本外币资金后,积极探索以金融衍生交易降低资金成本,在分账核算单元下通过美元兑人民币自营掉期交易。该业务交易对手为农行香港分行,金额为2000万美元,期限为1个月。农行上海市分行在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下近端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远端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

该案例体现了商业银行自贸区分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跨境联动、优势互补,既降低银行外币资金来源的成本,又帮助境外分行获得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有利于支持人民币走出去。同时,交易本身对外未形成额外的外币负债,符合对外负债本币化的趋势,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

该案例也可复制到企业端,通过开展代客衍生品交易,帮助企业在享受低成本资金的同时,规避利率汇率风险。

外汇管理改革

投资型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上海银行依托自身的现金管理平台和托管框架,为区内投资型集团企业提供实现其配置全球资金、开展境内外投资、调配成员企业资金往来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的现金管理产品。为确保资金的来源及用途合法合规,上海银行设立监管专户并作为托管行进行监控。目前该行已与4家集团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已与2家公司正式开展合作,资金规模达1亿美元。

上海银行结合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叠加投资型企业的投融资特点,在制度流程、系统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一是跨国公司总部可使用归集资金开展境内外股权投资;
二是跨国公司总部与境外既有总部的职能转移,允许总部之间以股本或拆借往来方式实现资金双向流动;
三是跨国公司总部可将归集资金统筹或调拨用于成员企业开展境内外投资。

满足了投资型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有利于丰富自贸试验区跨国公司总部类型,扩大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企业范围,吸引包括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股权投资等国际资本集聚,促进上海财富和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影响力。

金融交易平台建设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一站式金融服务

浦发银行通过开发“SPDB+”自贸试验区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为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其全球会员单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交易市场跨境实时清算服务、交易平台多币种现金管理服务、全球会员免担保保税仓单融资服务等。目前,浦发银行已与自贸试验区内首批2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有色网、钢联交易市场)以及纺织品交易市场签约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一是作为上海清算所首批现货清算成员,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了交易市场的跨境人民币实时清算、结算;
二是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引入了自贸大宗(上海)信息服务公司开发的仓单公示平台,建立了大宗商品金融服务的诚信体系,降低金融机构与融资者信息不对称性,为大宗商品动态供应链融资等多元金融创新提供支持;
三是在有效控制仓单真实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免担保的保税仓单融资新方法,并通过衍生品风险对冲提高融资比例。

浦发银行通过为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及其会员单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风险管理和效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金融市场专业化清算和第三方仓单公示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搭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诚信体系。

金融交易平台建设

黄金“沪港通”

黄金“沪港通”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与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合作推出的两地黄金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根据双方协议安排,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以上海黄金交易所特殊国际会员的形式参与交易所交易,金银业贸易场的行员及其客户可通过其代理在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交易。该业务开通首日,即完成合计2吨黄金交易。

黄金“沪港通”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与境外交易市场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黄金交易的模式。交易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机构主体,其社会影响、交易人数、风控管理等方面与一般交易机构不同。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功引入第一家境外交易所类机构作为特殊会员,拓展了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境内黄金市场的渠道,有利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国内黄金市场规范发展,提升“上海金”在国际贵金属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投贷联动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创新

华瑞银行与君联资本探索合作,对一家研发基地设在张江科技园区的创业型互联网企业发放了5000万元贷款,企业同时配给华瑞银行一定比例的认股期权,而无需向华瑞银行提供任何抵押担保,君联资本则以股东身份协助完成企业资金以及后续经营情况的监管。

一是华瑞银行通过持有认股选择权(期权)的方式实现风险缓释,避免了传统上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依赖抵押的做法;
二是风险投资作为银行贷款的先导,通过对风险认知的充分沟通,实现对成长期科创企业的评估与贷款支持。

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创新优势,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拓宽了中小型、轻资产的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了融资便利。

保险产品监管创新

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是经中国保监会同意授权,由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在会员范围内进行航运保险产品注册管理,已注册产品无需再经中国保监会审批备案,会员即可直接使用。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建立了7*24小时电子化注册平台,平台自动注册管理,实现即时注册、即时审核、即时通过、即时赋予注册码、即时投入市场。注册材料由备案管理的7份纸质材料及电子文件,缩减为2份电子文件。

一是产品管理权限由金融管理部门向行业协会转移,突破了现有的保险产品审批备案制,允许保险经纪公司进行航运保险产品注册,无须到中国保监会报备;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责任,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自行决定成为注册人,自主决定开发注册保险产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主体责任;
三是注册简便,注册效率大幅提高,注册时间由备案制的20个工作日,缩减为即时处理;
四是对接国际化的产品注册标准,遵循国际惯例,由注册人自行厘定费率、自主使用注册语言;
五是信息公开,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注册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层级清晰、管控有效的注册自律机制,最大程度实现订约自由。

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是中国保监会在上海率先实行的保险产品监管制度改革,体现了政府简政放权的监管思路,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航运保险产品创新效率;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主体责任,对接国际标准,促进航运保险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提升上海在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上海航运中心和国际保险中心建设进程。

企业融资服务

“走出去”企业融资服务

商业银行根据自贸试验区相关便利政策,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
、工行上海市分行以某企业自由贸易账户存款为质押担保,为该企业境外非居民并购实体的FTN帐户发放并购贷款,用于境外收购;
2
、中行上海市分行、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为某自贸试验区企业安排了总金额2亿欧元的银团贷款,用于其向境外支付港口使用费;
3
、浦发银行自贸试验区分行为某企业的境外子公司FTN账户发放6亿人民币并购贷款,支持其收购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
4
、交行自贸试验区分行为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设立在自贸试验区内的投资管理公司的境外子公司发放了一笔1亿美元的离岸贷款,支持其境外并购项目的股权转让款。

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商业银行以FTN账户或离岸账户,为“走出去”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和并购等提供融资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参与到“走出去”企业境外经营和并购业务,为其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本外币融资及财务顾问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沪港通,保监会,外汇局,信息公开,设立,转让,金融创新,汇率,保费,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品,上海清算所,华瑞银行,航运保险,金融服务,上海银行,金融创新案例,人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黄金交易所,自由贸易账户,材料,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担保,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政策,时间,平台,